乙烯是石油化工基礎性原料,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2023年,我國乙烯總產能突破5000萬噸/年,新增乙烯產能約600萬噸/年。中國石化2023年乙烯產量達1431萬噸,截至目前已有11家企業具備百萬噸級乙烯生產能力,為拉動下游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本版專題展示中國石化建成的百萬噸級乙烯項目。
鎮海煉化:兩套大乙烯成就“鎮海奇跡”
地理坐標:浙江省寧波市
生產能力:250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2010年4月第一套乙烯裝置
2022年1月第二套乙烯裝置
東海之濱,吊塔林立。2006年11月6日,鎮海煉化老區,首套乙烯裝置打下第一根樁。2010年4月,該套乙烯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并產出合格產品,結束了浙江省沒有乙烯的歷史。
這套大乙烯裝置開工僅一年就在國內率先進入世界一流行列,獲得中國石化首個國家優質工程金獎、“菲迪克工程項目獎”優秀獎。投產12年來,這套乙烯裝置累計生產乙烯1383萬噸,每年拉動地方經濟產值千億元,所羅門全球乙烯裝置績效評價連續6次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該裝置于2023年5月完成擴能改造,擁有130萬噸/年乙烯的生產能力。
第二套乙烯裝置位于鎮?;匾惶柕貕K,是國內首套完全國產化的百萬噸級乙烯裝置,于2020年3月開工建設,2022年1月產出合格產品。工程建設期間,鎮?;貥嬛鹩晌宕笤O計院、47家承包商、200余家國際國內制造供應商組成的石化建設“大兵團”作戰體系,從開工建設到產出合格產品僅用時22個月,創造了建設工期最短、設備國產化率最高、安全業績最佳、數字化應用最廣等多項“鎮海奇跡”,成功入選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英雄榜”。
目前,鎮海煉化兩套乙烯裝置已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雙引擎,產業控制力明顯提升。
中沙(天津)石化:持續打造現代高端石化產業
地理坐標:天津市濱海新區
生產能力:120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2010年1月
中沙(天津)石化是國內最大的乙烯合資企業之一,2010年1月,其100萬噸/年乙烯裝置一次試車成功并生產出合格產品。2021年1月17日,該公司乙烯擴能改造項目新增裂解爐及冷箱系統投料試車一次成功,乙烯產能由100萬噸/年提高至120萬噸/年。
120萬噸/年乙烯擴能改造項目是中沙(天津)石化2020年重點投資項目,主要包括新建20萬噸/年輕油裂解爐,新增冷箱,改造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和二元制冷壓縮機,新增3臺2000立方米乙烯球罐、1臺1500立方米乙烯低溫儲罐和低溫乙烯裝車系統等。
其中,新增20萬噸/年裂解爐采用中國石化自主開發的CBL裂解爐技術。值得一提的是,該裂解爐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燒技術,進一步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提高了裝置環保水平。
乙烯擴能改造項目投入運行后,中沙(天津)石化單套乙烯裝置產能步入了國內同類裝置前列,產品供應范圍可覆蓋華北地區,并銷往全國。
未來,中沙(天津)石化將持續打造更加綠色、安全、高效的現代高端石化產業,為南港工業區建設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提供原料保障,助力中國石化構建“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
上海賽科:乘世貿東風,開合資先河
地理坐標:上海市化學工業區
生產能力:114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2005年3月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為滿足石化行業國際化、市場化競爭需要,促進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中國石化、上海石化、英國bp公司共同建設了上海賽科90萬噸/年乙烯項目。
該項目于2002年3月開工建設,2005年3月18日一次投料開車成功,僅用10小時45分鐘就產出合格產品,創造了當時世界同類裝置首次投料開車紀錄。2009年,上海賽科對乙烯裂解裝置進行擴能改造,產能達114萬噸/年,于2009年7月14日一次投料開車成功。
上海賽科大乙烯項目是當時我國最大的中外合資一體化石化項目,也是我國投產最早的乙烯合資項目。通過合資合作方式,上海賽科乙烯裝置秉承“大型、先進、系列、集約”理念,按照當時國際最先進的環保標準,以零排放為評估和選擇生產工藝的起始點。這一世界級、高科技、有競爭力的大型石油化工聯合裝置的建成,加速了中國石化工業發展。截至2022年底,以乙烯裝置為龍頭的上海賽科累計為社會提供商品總量超55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超4400億元。
未來,上海賽科將著眼于節能降耗與產品結構升級,持續提升產業鏈競爭力,更好體現合資合作成效。
福建聯合石化:填補福建乙烯工業空白
地理坐標:福建省泉州市
生產能力:110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2009年8月
福建泉州,湄洲灣畔。2009年8月26日,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核心裝置——福建聯合石化80萬噸/年乙烯聯合裝置安全投料試車一次成功,結束了福建不產乙烯的歷史。
隨著福建省乙烯產業鏈不斷延伸,化工行業對乙烯及下游聚烯烴、EO/EG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福建聯合石化適應市場需求,于2013年12月成功完成乙烯脫瓶頸改擴建項目,乙烯產能提升至110萬噸/年,跨入百萬噸級乙烯行列。作為“復雜原料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研發及工業應用”成員單位,該公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多年來,福建聯合石化乙烯裝置聚焦優化運行,進一步加強裂解原料的分儲分裂和“分子化”管理,原料成本控制水平在系統內排名前列。開展大機組和裂解爐專項提升行動,乙烯三機連續運行天數超1000天,裂解爐故障率大幅下降。投用國內第一套炔烴尾氣加氫裝置,變廢為寶,年增效超4000萬元。
2017年和2019年,福建聯合石化乙烯單月產量超10萬噸,全年產量均突破120萬噸大關,極大保障了福建省乙烯下游制造、紡織產業的原料供應,形成了一條上中下游完整配套的產業鏈,有力促進了福建石化產業崛起和地方經濟發展。
中韓(武漢)石化:技術突破,先行先試
地理坐標:湖北省武漢市
生產能力:110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2013年8月
2013年,中韓(武漢)石化建成80萬噸/年乙烯主體裝置及配套設施,同年8月13日一次開車成功,實現當年投產當年盈利。為了實現產品多元化、差異化、高端化,2018年,中韓(武漢)石化對乙烯裝置實施升級改造。2021年9月,110萬噸/年乙烯裝置成功投產,標志著我國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取得全面突破,為國產百萬噸級成套乙烯技術在全國推廣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先行先試的“試驗田”,中韓(武漢)石化乙烯項目是中國石化自主知識產權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的首次工業應用,國產乙烯“三機”及冷箱、全系列催化劑首次在同一套裝置上得到應用,同步投用的還有我國自主研發的火炬減排、近零排放開停車等專項技術。
110萬噸/年乙烯裝置投產以來,每年生產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等產品230萬噸,帶動了上、下游年產值超1200億元的產業鏈發展。
10年間,中韓(武漢)石化累計承擔各類科技項目163項,在化工成套技術研究與應用、催化劑國產替代進口、重大裝備國產化等方面,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專利37項,開發了70多個牌號的聚烯烴新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醫用器材、食品包裝、汽車、電器、健康容器、民用管材構件等領域。
茂名石化:首個百萬噸級基地加速邁向高精尖
地理坐標:廣東省茂名市
生產能力:100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1996年8月
1991年,茂名石化30萬噸/年乙烯工程獲國務院批準,被列入國家“八五”重點建設工程。1996年8月,這一工程投料試車,茂名石化由此實現了由單一煉油型企業向煉油化工一體化企業的飛躍。
2004年12月,茂名石化百萬噸級乙烯改擴建項目順利開建,這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乙烯成套技術的首次工業化應用,設備國產化率達87.6%。2006年9月16日,這項跳動著“中國心”的乙烯改擴建工程建成投產,創下當時我國乙烯建設工期最短、國產化程度最高、建設成本最低、開車水平最優的新紀錄。自此,茂名石化成為國內首個百萬噸級乙烯生產基地。
茂名石化乙烯裝置投產以來,累計向市場供應化工產品超4800萬噸,帶動下游產業年產值超千億元。目前,茂名石化裂解損失率、乙烯燃動能耗等主要指標達國內先進水平。
近年來,茂名石化高質量加速推進重點項目落地,實現液體橡膠、高壓醫用料等項目高水平一次開車成功,全力推動專精特新產品的拓市增效,加速落實“化工邁向高精尖”策略目標。近5年,茂名石化研發化工新產品50個,其中頂替進口產品17個。
海南煉化:積極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地理坐標:海南省儋州市
生產能力:100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2023年2月
2023年2月21日,海南煉化100萬噸/年乙烯項目龍頭裝置——乙烯裝置投料開車成功并打通全流程,產出合格產品。該項目投產標志著海南省乙烯工業實現零的突破,有效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為我國在東南沿海構建面向海外的石化產品出口基地奠定了基礎。
該項目采用多項中國石化自主研發技術,部分技術指標、環保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建成首個石化5G專網,實現數字工廠和物理工廠同步建設。海南煉化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2023年3月,海南煉化乙烯項目投產了國內首套采用中國石化自主研發三代半技術的環管聚丙烯裝置,成功開發生產出PPB-EP02新產品,抗沖擊性能大幅提升,是目前世界上采用環管聚丙烯工藝生產的橡膠相含量最高的產品。
2023年,海南煉化緊緊圍繞增效主題,積極開展“保安全、 降成本、增效益”百日創效專項行動,充分發揮大碼頭、大芳烴、大倉儲、自貿港四大優勢,打通進口丙烷、系統內互供飽和液化氣、石腦油采購等流程,通過乙烯裂解裝置實現提濃氣、丙烷、石腦油、加裂尾油等原料的多元化加工,乙烯邊際效益得到大幅提升。海南煉化2023年工業總產值創歷史新高。
福建古雷石化:兩岸攜手共筑“石化夢”
地理坐標:福建省漳州市
生產能力:80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2021年8月
福建古雷石化80萬噸/年乙烯裝置是海峽兩岸最大的石化產業合作項目——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龍頭裝置”,位于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園區。
2017年,該項目開工建設。2020年10月,國內首創的乙烯裂解爐異地安裝及整體模塊化轉運獲得圓滿成功。2021年8月,80萬噸/年乙烯裝置實現安全投料試車一次成功,創下行業內大型乙烯項目中交及投料試車的新紀錄。
該裝置投產以來,延伸完善了當地石化產業鏈,每年可為市場穩定提供乙二醇、苯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樹脂等近20種產品,創造產值超300億元,在優化國家石化產業布局、促進兩岸石化產業融合、推動福建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古雷石化深入開展“提質增效”行動,通過創新裝置運行模式、動態優化運行參數、調整原料結構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提升乙烯裝置技術經濟指標,雙烯收率達到51%,保持行業先進水平,能耗降至580千克標準油/噸乙烯,緊貼市場需求,積極開發EVA、PP、SBS新牌號產品,提升效益。
2021年11月,古雷石化正式打通我國臺灣地區乙烯銷售流程,對臺灣地區銷量突破10萬噸,真正實現了兩岸融合發展的良好開局。
中科煉化:產業“龍頭”釋放“榕樹效應”
地理坐標:廣東省湛江市
生產能力:80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2020年9月
2018年4月1日,中科煉化80萬噸/年乙烯裝置開始施工建設,于2020年9月30日一次開車成功,主要生產聚合級乙烯和聚合級丙烯產品,副產氫氣、裂解汽油、混合碳四、燃料油等產品。
2021年,中科煉化乙烯裝置投產首年即達產,2022年產量突破83萬噸。
中科煉化乙烯裝置國產化率高達95%,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30萬噸/年乙烯裂解爐,該爐采用雙爐膛設計,兩爐膛可同時裂解不同的原料,做到了“氣、液”通吃,使原料適應性更廣,操作方式更靈活。
同時,中科煉化創新采用乙烯直送下游技術,實現了中壓、高壓兩個等級乙烯產品直送下游,助力裝置節能降耗增效。中科煉化乙烯裝置投用的化工裝置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統對推動中科煉化控制系統從先進控制邁入智能控制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統在中國石化化工裝置中推廣起到積極示范作用。
中科煉化與茂名石化形成茂湛煉化一體化基地,充分發揮石化產業“龍頭效應”,全面釋放“榕樹效應”,為東海島工業園區企業提供多種化工原料和“水電風汽”公用工程介質,拉動地方中下游產業投資超千億元,有力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齊魯石化:補長工業短板,助力經濟騰飛
地理坐標:山東省淄博市
生產能力:80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1987年5月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工業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開始飛速發展,作為工業基礎的石油化工成為國家著力補長的一塊短板。在這一背景下,齊魯石化乙烯裝置于1984開始建設,相繼經過45萬噸/年一期擴建、72萬噸/年二期擴建和80萬噸/年填平補齊,2006年8月,其乙烯產能達80萬噸/年。
齊魯石化80萬噸/年乙烯裝置包括裂解、壓縮、分離、原料罐區和產品罐區等部分,生產乙烯、聚合級丙烯、化學級丙烯、混合碳四和裂解汽油等產品,是齊魯石化化工板塊的“龍頭裝置”。
齊魯石化充分發揮距離勝利油田近、運輸費用低的優勢,結合山東省市場成品油過剩的實際,大力推進“油產化”“油轉化”“油產特”進程,提高勝利油田原油加工量,實現“魯油魯煉”及勝利油田原油流向調整。
同時,齊魯石化停用部分老舊裝置,優化煉油產品結構,最大量生產乙烯原料及化工產品,加大油品向化工產品轉化力度,推進高端材料、新材料發展,通過“減油增化”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低碳轉型、綠色發展。
作為我國百萬噸級乙烯生產基地之一,齊魯石化乙烯裝置在生產建設過程中有效帶動當地關聯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助力地方經濟高速發展。
揚子石化:創建“內涵改造型”擴產新模式
地理坐標:江蘇省南京市
生產能力:80萬噸/年
首次投產時間:1987年7月
1987年7月,揚子石化30萬噸/年乙烯工程投產,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當時我國最大的石化工程。1995年12月8日,揚子石化乙烯裝置第一輪40萬噸/年改擴建工程產出合格乙烯,原乙烯裝置持續高負荷運行,實現生產基建兩不誤,創造出我國乙烯擴大產能“內涵改造型”的新模式。1995年的《人民日報》頭版刊文稱:“40萬噸/年改造工程耗資僅相當于新建10萬噸/年乙烯工程的1/5,具有‘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等優點?!?/p>
新世紀,新機遇。2002年9月29日,揚子石化乙烯裝置第二輪技術改造工程全面建成投產,改造后的乙烯裝置能耗物耗大幅下降,實際產能達80萬噸/年。自此,中國乙烯產能邁上500萬噸/年的新臺階。
揚子石化80萬噸/年乙烯裝置自投產以來累計向市場供應乙烯產品超1600萬噸,有力帶動了下游產業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3年以來,揚子石化聚焦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堅持“基礎+高端”產品發展模式,持續排查效益瓶頸,制定了54項快速見效項目、中長期攻關項目及256條具體措施,乙烯收率和能耗指標雙雙實現新突破。
新聞會客廳 乙烯工業:向著差異化、高端化高質量發展邁進
問:目前,我國乙烯工業在世界上處于怎樣的水平?
答:作為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我國乙烯工業從20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取得巨大進步,具備了較強規模實力。2023年,國內乙烯產能達5135萬噸/年,在亞洲地區的乙烯產能占比已達50%,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乙烯生產國。
從市場格局看,國內乙烯市場在早期以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為主要參與者,進入21世紀以來,整體市場參與者呈現多元化特點,形成以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民營企業、外商獨資/合資乙烯企業、煤(甲醇)制烯烴企業和進口商等六大供應系統為源頭的格局。
在產業布局方面,經過多年優化,我國乙烯工業形成了以國內原油資源為中心的東北、西北地區石化產業基地,以進口原油為主,緊貼市場中心的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石化產業集群,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穩步增強。
從生產路線看,由于我國“富煤、少油、貧氣”的資源稟賦特征,相較國外以乙烷、輕烴裂解為主的生產路線,我國乙烯工業生產路線目前以石腦油等液體原料蒸汽裂解和煤/甲醇制烯烴為主。
從技術方面看,乙烯工業的整體技術市場處于充分競爭態勢。以最主流的蒸汽裂解裝置為例,國內外主流的乙烯技術生產商在國內均有應用建設的記錄。以中國石化為代表的自有乙烯技術發展迅猛。2010年后,采用中國石化自有乙烯技術設計建設的裝置已占整個乙烯市場的40%,總體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技術水平不相上下,部分企業技術水平實現領跑。
我國乙烯工業擁有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雄厚基礎,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創效能力亟待提高。如何降低原料成本、解決下游產品同質化問題,走差異化、高端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將成為今后石化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
問:我國乙烯工業發展從小做大,逐步實現了百萬噸級乙烯技術和設備的國產化,產業鏈覆蓋范圍越發廣泛,下游衍生品越來越多。中國石化在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答:乙烯技術是一個國家石化產業技術發展水平的標志。乙烯業務作為中國石化的核心業務,中國石化在規劃業務發展時,始終牢記“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引領石化工業高質量發展、擔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三大核心職責,引領行業整體不斷提升。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石化著手啟動對乙烯技術的攻關。中國石化認真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堅持把科技進步作為石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先后創建了完備的15個實驗裝置和研發平臺,開發了乙烯全流程20項模型并得到工業驗證,逐步構建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烯技術體系,攻關了以CBL裂解爐、LECT前脫丙烷前加氫、AERP順序、ART前脫乙烷前加氫分離流程為代表的國產化蒸汽裂解制乙烯技術,實現了碳二加氫、碳三加氫和甲烷化反應器等關鍵催化劑的國產化,在工藝技術、催化劑開發、裝備制造和工程設計上取得全面突破。
21世紀初,我國乙烯技術市場為國外專利商壟斷。而現在,采用中國石化自有乙烯技術設計建設的裝置占整個乙烯市場的40%。這一切的背后是中國石化自有乙烯技術的強大內核。中國石化不僅打破了國外乙烯生產技術的壟斷,而且積極與兄弟企業攜手合作,實現了包括乙烯“三機”、冷箱等關鍵設備的全面國產化,這些突破提升了中國石化的整體競爭力,其技術成果廣泛應用于全國的乙烯及其他石化品種領域,有力助推了行業整體邁向高質量發展。
可以說,中國石化引領了我國乙烯工業的技術進步,支撐了我國乙烯工業的快速發展,有力推動了我國石化產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石化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發展方向,采用自主成套技術建設了中韓(武漢)石化、中科煉化、古雷石化、鎮海煉化2號、海南煉化、天津南港等乙烯項目,并實施了福建聯合石化、中韓(武漢)石化和中沙(天津)石化擴能改造。2020年,中國石化牽頭開發的復雜原料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標志著該技術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問:當前,國內化工行業正在從大規模向高精細方向發展,中國石化大乙烯企業如何把數量優勢轉化為效益優勢?
答:以高水平科技創新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生產經營優化力度,持續推進乙烯業務低成本、化工材料高端化發展。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合理確定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加強一體化統籌,優化生產經營。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化工業務綠色低碳轉型,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將智能化改造升級作為加快邁向世界領先的動力引擎,加大數智化技術應用力度,建設智能化工廠。
提質升級,夯實基礎業務。有效優化存量,深入開展乙烯業務存量資產能效對標提升,科學評估現有裝置能效水平,嚴格能效約束推動節能降耗,“一企一策”實施節能降碳方案,全面推進能效提升。高標準建設增量,結合目前正在推進的多個乙烯項目,全力推進標準化設計,切實降低設計、制造、采購、施工等建設成本和備品配件費用,實現高標準設計、高標準施工、高標準運營,切實提升新增產能競爭力,形成后發優勢。加大數智化技術應用力度,全面推進以自有乙烯技術為模型底座的全流程智能控制、乙烯裝置國產化實時優化軟件等智能化、信息化技術在乙烯裝置應用,實現智能控制向生產操作層面延伸,切實提升本質安全和運行優化水平。
加強統籌,優化生產經營。充分發揮中國石化上下游一體化優勢,以區域整體效益最大化為目標,通過深入分析區域內企業的裝置布局、原料需求、產品牌號分工和客戶資源分布,按照企業、裝置的創效能力及對區域整體效益的貢獻,統籌開展煉化一體優化、區域產銷一體優化。
創造條件,拓寬原料資源。建立石腦油儲備庫,降低乙烯原料成本,積極探索布局乙烷、丙烷等優質裂解原料供應,豐富乙烯原料資源池,重點布局在需求集中和輻射范圍廣的華南地區、長江口和環渤海地區,擇機設立海外庫區。
加大出口,拓展海外市場。將沿海企業打造成化工產品出口基地,以高附加值、專用料為主要出口產品;增強氣體和液體化工品船運資源控制力,發揮自有烯烴船只的靈活性優勢,增強國際物流保障能力;以獲取境外優質資源、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穩定供應渠道為目標開展進口貿易。
加快產品精細化,延伸產品鏈。結合現有原材料優勢和運營基礎,加大精細化工和高附加值產品開發力度,推進與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合資合作,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實現產品精細化、高值化,提升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問:面對國內“減油增化”及能源結構調整的長期趨勢,中國石化下一步將如何布局?
答:中國石化化工板塊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勝利油田、九江石化重要指示精神,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推進煉化業務轉型升級,實現化工業務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的化工業務發展將突出質量和效益,堅持“基礎+高端”“化工+材料”的發展戰略,淘汰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做強優勢業務、發展高端業務、提升常規業務、退出劣勢業務,通過轉方式、調結構,創新驅動,內涵發展,優化和提升核心競爭力,助力公司打造世界一流、邁向世界領先,計劃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發力:
加快提升乙烯裝置競爭力,應對成本競爭挑戰。優化現有乙烯裝置布局,加快落后產能升級改造,切實提升競爭力,“先立后破”“以新代老”推動新建裝置規?;?、大型化、標準化,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
合理安排新項目建設節奏,避免“碳沖鋒”式投產。兼顧成品油消費退坡速度和化工原料需求增長,把控好“油轉化”節奏,做好新建乙烯項目、煤/甲醇、催化裂解制乙烯不同路線的產能統籌規劃,合理安排項目建設和投產時間,避免“碳達峰”前國內大量項目集中投產帶來的經營風險。
做好技術開發和創新,打開化工發展新局面。依托乙烯技術開發和創新,全面增強乙烯技術創新能力及高附加值下游產品延伸能力,扭轉當前發展和新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先進技術不足的被動局面。強化產業的延鏈補鏈工作,大力布局和開發市場急需、專精特新等產品和專用料。積極推進以重油催化裂解和蒸汽裂解耦合技術為代表的烯烴短流程生產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加快推進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烴技術工業化應用,做好中國石化內部煉油和化工技術的深度結合,降低烯烴產品成本。
推進產業鏈綠色發展,打造產業鏈數智競爭力。加快綠色低碳新乙烯工藝技術開發與應用,加速開發電裂解爐、化工電氣化替代等綠電耦合烯烴生產新技術,加大綠色電力消納量,降低煤炭和蒸汽消耗,減少乙烯及下游裝置二氧化碳排放。攻關合成氣直接制乙烯、廢塑料(橡膠)熱裂解、微波裂解化學回收等新技術,拓展包括合成氣、廢舊塑料、廢舊橡膠等非常規乙烯生產原料來源,構建短流程、循環型烯烴生產鏈。加速完成智能乙烯技術工業化應用實踐,并結合新的乙烯裝置建設開展相關成果的全面推廣應用,著力引領乙烯行業數智化發展,全面提升乙烯行業競爭力。
積極布局海外市場,開拓乙烯工業發展新空間。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從以往的進口導向轉變為出口導向,緩解國內乙烯工業產能過剩壓力。
公司郵箱
服務熱線